方志工作
赤壁市志
志鉴书展
编纂动态
赤壁年鉴
旧志整理
志鉴常识
 
   
当前位置:赤壁市档案馆 > 方志工作 >
编纂乡镇志应注意贴近群众
发布人:史志办 发布日期:2016-06-27 10:06 阅读次数:


编纂乡镇志应注意贴近群众
余以文
赤壁市史志办公室

 
 
       乡镇志是记载一乡一镇自然、社会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的综合性著述,属于地方志诸多种类中的一种,同样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作用。随着乡镇体制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许多乡镇发生了深刻变化,有的乡镇成为中心集镇,有的改为居民街道。为更好的传承乡镇历史文化,保留乡愁记忆,保存乡音乡俗,激发爱乡思乡热情,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编纂乡镇志对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06年,赤壁市启动第二届地方志编修工作,在编纂《赤壁市志》的同时,部分有条件的乡镇亦启动乡镇志编纂,至2010年,全市17个乡镇中有3个分别完成了《柳山湖镇移民志》《官塘驿林场志》《赵李桥镇志》的编纂出版工作。近几年,在读志用志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认为乡镇志的编写应该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应注重记述群众普遍关心的内容。
     一、注重记述建置沿革与区划演变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相对稳定。乡镇为行政区划的基层行政区域,区划版土变动性大。赤壁市乡镇行政区划始于宋代。据《蒲圻志》载,宋至元代为乡、里制;明代为都、里制;清代至民国21年(1932)为乡、团制;此后至1949年为乡、保、甲制。清末至民国,蒲圻县行政区划先后经过4次调整。清末,全县为44团,除城厢团外,其余各团为东南西北乡,“乡”为方位,不是行政实体。民国承袭清末体制,全县仍为44团,并确定为6个自治区,每个区辖若干团。民国21年,全县44团合并为县辖22个乡镇;民国35年(1946)又按原44团合并为12乡1镇;民国37年(1948)全县设置11乡1镇。
    新中国成立后至2001年,全县(市)先后经过10次乡镇区划调整。如:1951年蒲圻县行政区划改设为1个县辖镇、7个区,3个区辖镇;1958年将全县6个区镇改为6个人民公社,所辖38个乡改为38个管理区;1984年政社分开,全县设置5个区、6个县辖镇,7个区辖镇、19个区(镇)辖乡;1987年撤区建镇,全市设置4个街道办事处、15个镇、3个农林茶场;2001年镇、办集并,全市设3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2个场、1个农业开发区。由于乡镇体制反复调整,区划多次变动,行政机关合并迁徙,加之过去乡镇档案资料归档不完善,这些建置沿革和区划的频繁演变有如过眼云烟,未留下多少痕迹。人们又常常喜欢说古道今,有些事却说不清、道不明,如果有一个这方面的“本本”,定会受到欢迎。这并非随意迎合,这样记载,能起到志书“存史”的作用。    
    二、注重记述地域经济特色

        乡镇设置一般都在本地经济历史形成的基础上设立的。因此,编纂乡镇志务必注重当地经济发展特色。《赵李桥镇志》就是紧扣这个主题成功编纂的一部乡镇志。该镇地处湘、鄂、赣3省5县(市)交通枢纽和物资转运集散地,人谓“一脚踏两省,鸡鸣闻三乡”,是赤壁市茶叶的主产区。其一种茶历史悠久。早在唐太和年间(827—835),因皇上特别喜爱蒲圻羊楼洞(古镇羊楼洞距赵李桥4.5公里,今属赵李桥镇辖)的贡茶,于是下诏羊楼洞“普种山茶”。自此,茶叶种植便遍及羊楼洞的方圆百里,其贡茶后发展成有名的松峰绿茶。其二茶园面积广阔。全镇10个村,村村种茶产茶,共有茶地面积1万余亩。全国三大茶场之一的羊楼洞茶场其主要茶园基地就在该镇境内。其三是中国青(米)砖茶的发祥地。古镇羊楼洞在明朝中期(1400年左右)制成帽盒茶。清·咸丰末年(1861),经不断改制帽盒茶生产工艺,正式生产青砖茶。该镇境内的赵李桥茶厂是国家民族产品(砖茶)定点生产厂家,被商务部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其生产的“川”字牌青砖茶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生产的米砖茶是国内砖茶中独树一帜的红砖茶。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主席第一次访问莫斯科,曾把赤壁茶叶带到莫斯科为斯大林祝贺七十大寿,斯大林喝了此茶大为赞赏(《蒲圻志》)。其四羊楼洞是万里“茶马古道”的源头之一。明清以来,羊楼洞生产的砖茶运到边疆进行茶马交易,于是在双方口岸之间形成了一条固定的茶叶运输通道,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茶马古道”。后来这条古道一直延伸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及欧洲各国。羊楼洞茶叶大量边销刺激了加工业的发展,康熙年间,羊楼洞周边县(市)方圆百里茶区的茶叶全都到羊楼洞加工成砖茶外销。当时有晋商、粤商及俄商近百家在羊楼洞开店办厂,使羊楼洞迅速发展为近代中国一个集种茶、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国际贸易重镇。由此,赵李桥茶业发展在全国具有较大的经济影响。《赵李桥镇志》浓墨重彩记述了本镇群众特别关注的这一特色经济——茶业经济。这样重点记述这一地方的这一经济特色,使志书更具地方性、大众性、实用性,能起到志书“资政”作用,同时,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作用将日益凸显。
    三、注重记述风土人情
    县(市)志在篇目设置上注重一个“全”字,在内容记述上注重一个“特”字。因县(市)志记人、叙事、状物涉及面较广,涉及事物较多,编纂志稿时,因考虑志书篇幅平衡,不可能在风土人情等方面详细记述。与县(市)志相比,乡镇志范围较窄,涉及事物相对较少,有些方面可以适当详记。详记更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和乡土气息的风土人情,可以更好地激励当地人士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柳山湖镇移民志》启动后,编纂人员把握这一历史脉搏,根据本镇镇情突出记述了柳山湖镇人物、乡俗和新风新貌,得到社会肯定和移民群众的赞誉。
    一是柳山湖镇人物。1958年三峡试验坝在陆水湖兴建,1967年陆水湖库区移民至柳山湖后,广大移民开始治水灭螺、打草开荒,围垦建设柳山湖。至2010年,在这块面积仅32平方公里、人口约1.1万人的移民镇,培养和造就了各类优秀人物近300人,志书均作了详细记述。这些人物中,有在柳山湖镇工作过的历届主要领导21人;有在赤壁市外工作的柳山湖籍风范人物29人,其中,正军级少将1人、地厅级领导2人、县处级领导15人、科技文艺界知名人士5人,企业家5人,其他知名人士1人;有在国外求学、从业、定居人员7人;有在赤壁工作的正科级干部35人,高级技术职务人员16人;有省级劳模和先进工作者6人。这些人物记入志书中,既可促进入志人物继续奋发图强,更可启迪群众见贤思齐,涌现出新的优秀人物。

        二是柳山湖镇民风民俗。柳山湖镇全部移民来自陆水湖库区原石坑、大梅、荆泉3个公社的20个大队(村),上与崇阳接壤,下临市城区,方圆50多平方公里,这些地方的群众迁移至柳山湖后,仍充满原居地浓厚的乡俗。移民志记述其主要乡俗有年俗、节俗、婚俗、食俗等。如年俗,以食年为敬,腊月三十日中午,以村落姓氏祖堂为单位,进行集体食年。柳山湖移民已近半个世纪,在山区带来的风俗至今传承,这些乡俗有群众身边的事,有亲身经历的事,记入志中,使读者具有亲切感、现实感,增强志书的可读性。
     三是柳山湖新风新貌。柳山湖移民初期,共设6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后改为6个村。2008年移民建新村时,村村建有娱乐、休闲广场,设有篮球台、乒乓球台,装有运动器材,农闲开展体育比赛,利用春节及“五一”、“七一”、“十一”,自编自演节目,开展歌咏比赛,自娱自乐。利用农家书屋和乡土人才,培养发展文化科技中心户,每村每年发展2—3户,这些文化科技户大多成为致富带头户。2008年,全镇评选出致富带头能手31人、女强人24人,2009年评选出“平安户”2033户、“十星级农户”1113户;2010年新评选出“平安户”2220户、“十星级农户”1225户。这些是先进典型,是勤劳致富带头人,科学种田的领路人,勤俭治家的明白人。这些载入移民志史册,以激励柳山湖人更加热爱柳山湖、建设柳山湖、振兴柳山湖,发挥志书“教化”作用。
    以上是我们对编修乡镇志应贴近群众的一些不成熟的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专家批评指正。
 
 
                                   
 
  版权所有:中共赤壁市委史志办公室               技术支持:赤壁网               鄂ICP备13000483号-1
  单位地址:湖北省赤壁市政府办公大楼附楼5F  电话:0715-5352097  电子信箱:cbsizhi@yahoo.com.cn  邮编:43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