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赤壁档案史志网!

当前位置: > 史志工作 >

赤壁市简介

时间:2013-01-10 15:21 来源:未知

  赤壁市夏、商属荆州云梦泽地,西汉为荆州江夏郡沙羡县所属。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建立蒲圻县,属郢州武昌郡。此后1700多年隶属关系屡有变更。1949年5月25日蒲圻解放,先后属沔阳、大冶、孝感专区和咸宁专区(地区)。1986年5月,国务院下文批准蒲圻县撤县设市,名蒲圻市,所辖区域范围不变,隶属湖北省咸宁地区(7月31日正式挂牌成立,8月1日召开庆祝大会)。1998年6月,国务院批准同意蒲圻市改名为赤壁市,所辖区域范围不变,仍隶属湖北省咸宁地区(10月18日正式挂牌)。

一、地理位置
  赤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东与咸安区接壤,南与崇阳县交界,西隔蟠河与湖南省临湘市相邻,东北与嘉鱼县连接,西北隔长江与洪湖市相望。地理位置为北纬29°28′—29°55′,东径113°32′—114°13′。2011年版图面积1723平方千米。
  2011年,赤壁市辖10个镇、1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蒲纺工业园区、1个林场、1个茶场、1个农业开发区,151个行政村、23个社区居委会、6个街道居委会。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22413人。其中男性273106人,女性249307人。年末常住人口47.99万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常住人口中城镇23.04万人,乡村24.9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0%。人口中,主要是汉族,占99%以上;有回、满、苗、侗、土家、壮、藏、瑶、布依、维吾尔、朝鲜、蒙、京、白、钖伯、傈傈、纳西、普米、景颇、畲、彝等21个少数民族。

二、自然概况
  赤壁市为幕阜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接触地带,南负群山,北临长江,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山地、丘陵、平原、湖泊、依次排列,构成“六山二水二分田”格局。境内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严寒期短,无霜期长。平均年降雨量1607毫米,气温17.3℃,无霜期267天。
  赤壁市已探明或利用的矿藏,主要是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煤炭、白云石、大理石、河沙等。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总量13.265亿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量2551立方米,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境内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植物种类1151种,除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外,有各类树木225种,竹类63种,药材213种,花卉116种。茶叶为全国十大商品茶叶生产基地之一,苎麻为全国四大苎麻生产基地之一,楠竹为联合国东南亚楠竹试验基地,猕猴桃为全国定点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示范基地。
  赤壁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和武(汉)广(州)高速铁路穿境而过,贯通南北;万里长江依境东去,西接蜀渝,东连宁沪,可通江达海。境内公路、水路、铁路并驾齐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011年,完成货物周转量4.3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3.86亿人公里,

三、综合实力
  2011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88.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7.44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2.95亿元,增长27.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7.82亿元,增长8.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5.6:49.7:34.7调整到2011年的14.6:49.4:36.0。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5.4,价格水平上涨5.4%。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综合排名由2010年的第24名上升到第19位,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21位,重返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咸宁市乡镇综合实力十强中,赤壁市的蒲圻办事处和赤马港办事处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五位。赤壁市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先进县(市、区)。

四、工业经济
  实施“大办工业,办大工业”战略,不断壮大工业块头。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89家,完成工业增加值82.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2.0%。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1.43亿元,增长264.7%,实现税金8.58亿元。
  工业园区建设。市委、市政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滚动开发、错位发展”原则,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工业园。赤壁经济开发区已形成轻纺、食品、电力、机电、建材、纸业六大产业,有香港华润集团、香港大诚集团、中国蓝田集团、中国晨鸣纸业集团、中国长城铝业集团、浙江银轮集团、华新水泥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开工生产经营。陆水工业园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市政府共投入1.3亿元用于园区的土地征用、平整、房屋拆迁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经开发7.1平方公里,入驻企业有54家。赤马港工业园规划8平方公里面积,投入1.1亿元进行园区基础建设,已开发2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4家。中国•光谷(赤壁)产业园是赤壁新一轮大发展工业项目的承载平台。总规划面积15000亩(10平方公里)园区范围内先期平整1500亩作为一期项目建设用地,已征土地2800余亩,平整土地1800余亩,有永通新能源项目、宇顺电子玻璃、巨龙电子、深圳五金工业园、铜材加工项目、韩姿乳胶五金制造项目等6个项目签约落地。2011年,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2.6亿元,实现税收4.2亿元。
  乡镇产业园建设。在完善蒲纺工业园、陆水工业园、赤马港工业园的投入和发展上,启动乡镇工业园区建设。车埠纺织工业园区已有4家客商落户园区并开始新建厂房。官塘竹产品工业园区引进总投资3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亿元的湖北冠森竹纤维项目,赵李桥矿石加工工业园区调整布局,原有的园区改为矿石类资源型企业园,新园进入园区选址,平整土地阶段,茶庵岭轻工食品工业园规划面积1000亩,已征地263亩,完成土方平整300亩,第一期供地500亩,已完成200亩土地报批手续和305亩土地林权使用许可证审批、地质灾害评估工作。

五、农业经济
  201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7.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3%。粮食种植面积59.02万亩,总产253475吨;棉花种植面积1.64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7.79万亩;年末水果面积6.7万亩,其中:猕猴桃面积2.25万亩;年末实有茶园面积8.27万亩,比上年增加3.16万亩。粮食总产量20.29万吨;棉花总产量1683吨;油料产量24094吨。“粮食大县”地位得到巩固,新增了“茶叶大县”名片。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30万亩。全年木材采伐量3.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8%,竹材采伐量817.5万根,增长0.8%,实现林业增加值1.09亿元。全年生猪出栏29.28万头;水产品产量达到7.23万吨。“水产大县”地位得到保证。
  通过引资、引智、引技术、引市场等手段,促成神山兴农、利源林农、湖北康百杰、嘉力工贸、纽兰木业等一批企业来赤壁市落户,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添砖加瓦。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以晨鸣纸业为龙头的十余家竹木加工企业;以赤壁米业集团为龙头,全市日产30吨以上的35家粮食加工企业;以三国酒业为龙头的21家食品饮料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以羊楼洞茶业为龙头的103个茶叶加工厂,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以开源棉麻纺织为龙头的8家麻纺企业,年原麻吞吐量8000—10000吨,实现销售收入0.8亿元。另有营业收入过千万的6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和15家饲料加工企业。
  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在神山镇、官塘驿镇、新店镇等地新建了8大基地,引进发展了国际最先进的黄金果、红阳、海沃德等多个品种的猕猴桃。新建基地10080亩;在赤马港工业园建设了包括生产、科研、加工、贮藏102亩等为一体的工业园区。2011年已有1000亩高位嫁接换种的黄金果投产,产量达2万斤。羊楼洞茶业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打造的占地1.3平方公里的“中国•赤壁羊楼洞茶生态文化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茶叶生产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
  全市原有茶叶品牌6个,系列产品十几个,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为了打造知名品牌,通过召开9次品牌整合会,将全市223家茶叶加工企业整合为18家,将全市多而杂的茶叶品牌整合保留为三大品牌,打造“川”字牌青砖茶品牌,“羊楼洞”老青茶品牌,“松峰”名优绿茶品牌。为了抓好“羊楼洞”这块牌,在2010年“赵李桥砖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获批后,2011年6月27日“羊楼洞砖茶”(洞茶)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的审查,成为赤壁市茶叶第二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到2011年底止,全市有3个产品取得绿色食品认证,7家企业取得QS认证,赵李桥茶厂和兆丰茶厂获ISO900和质量2000认证。赤壁市已成为湖北省第四个整体通过农业部茶叶无公害产地认证的县市。

六、旅游经济
  赤壁市域旅游产业定位为“湖北赤壁三国文化旅游产业园”,重点推进“一城三区”的空间布局建设。“一城”即赤壁市区,“三区” 即赤壁三国文化旅游区、陆水湖生态休闲旅游区以及汤茶生态文化旅游区。三大旅游区紧紧围绕赤壁市区,互联互动,打造“三国赤壁故地、生态旅游名城”品牌。将赤壁市建成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集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修学、康体、娱乐、购物、宗教、科普等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持续成长型旅游目的地,华中地区新的旅游增长极之一。
  2011年,全市旅游工作牢固树立“大旅游”的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全面实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在赤壁市新一轮科学发展中最大限度地提升旅游产业魅力,发挥旅游业作用。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92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3815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14.01亿元。
  三国赤壁古战场风景区。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七大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遗址。景区距赤壁城区36公里,位于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依湖北省会武汉市,南临历史文化名城岳阳。古战场遗址由赤壁山、南屏山、金鸾山及江浦、滩涂组成,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为4A级景区,主要景观有赤壁摩崖石刻、周瑜雕塑像、拜风台、凤雏庵、翼江亭、望江亭、赤壁大战陈列馆、赤壁碑廊、千年银杏、三国雕塑园等数十处。历史连绵不断,山水历经沧桑,遗台故垒,掩翳榛莽,陵台迭变,风烟犹存。
  陆水湖风景区。位于赤壁市城区南部,为国家4A级风景区,陆水湖是一个融发电、旅游、灌溉、航运、养殖、捕捞为一体的人工湖,1958中央批准兴建,为三峡工程试验地。陆水湖是景区的主体,将原陆水河拦断而成。陆水源于幕阜山北麓黄龙山,原从陆口入江,今从赤壁洪庙口注入长江。陆水湖群峰环绕,东有木兰山,东北有幽兰山、尖峰山、丰财山,南有雪峰山,西南有荆泉山。风景区总面积28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0余米,最深达到70余米。湖中建有三国文化,水浒文化景观。犹以自然风光更为奇特。周围自然植被良好,由名胜景点、天然洞泉、水榭楼台、峻崖怪石、丛林竹海构成。
  明清石板街。羊楼洞和新店留下的明清石板街是曾一度饮誉国际的历史街市。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和建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百浩曾对这两个古镇作过探考。《武汉晚报》载文指出:考察因茶而生的羊楼洞和新店两个古镇后,李先生对这两个影响武汉近代史的明清老镇大加赞赏,他在羊楼洞古老的条石街面上,还能看到被独轮鸡公车辗轧的深入石髓辙痕。400米长的街道,两边都是宽大的出檐,像岭南的骑楼,遮雨雪挡日头。街沿着一条叫松峰港的小溪布局,所有房屋都大门朝街的。后院濒河,还设有埠头,几乎所有门面都做过生意。

七、第三产业
  2011年12月末,赤壁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工、农、中、建、农发行、农村信用联社、邮储银行、花旗贷款公司、吴江农商行赤壁支行、赤壁武农商村镇银行10家机构,共计有59个营业网点。有机构从业人员829人。元至12月,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98亿元,比年初净增17.2亿元,增长22.1%,。实现各项贷款余额42.8亿元,比年初净增7.1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累计发放贷款达到26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20亿元的130%。签发银行承兑汇票8亿元,是全年目标任务1亿元的8倍。办理贴现1.1亿元,基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运营质量稳步提高,全市金融系统实现利润突破1.37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1.2亿元的114.2%,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有力地支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市有保险机构14家。其中:产险5家,寿险8家,代理公司1家。保险从业人员达到1000余人。2011年实现保费收入26602.92万元,保险业缴纳各种税收254.8万元。

八、城市建设
  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十五”期间,通过多方筹资,累计投入近50亿元,完成了100多个城建项目,打造出“一河两岸”、“四山一渠”、青泉公园等一批城市新景观,建成区面积从2006年20.2平方公里提升到24.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7.6个百分点。城市供水普及率100%,污水和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从零开始分别提升到76%和79%。连续三届荣获湖北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交通建设实现新跨越,武广高铁赤壁北站投入运营,旅游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全市公路里程达2495公里,村级公路通达率、硬化率达到100%。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6.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提前一年完成,陆水湖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荣获省级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称号。2011年,绿化建设项目从数量到投入资金都超过以往任何年份,城市绿化维养从量到质上都得到明显提升,城市绿化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年累计完成园林绿化工程量2979万元。其中投资376万元对市人民广场进行改造升级;投资300多万元建设东洲赤马港带状公园;投资153万元对汪家堡嘉一工业园进行绿化;赤壁旅游快速通道节点工程投资145万元;光谷产业园(目前完成货币工程量300万元)投资500万元;“清洁家园”绿化项目投资130万元;城区鲜花摆放和补栽工程投资近200万元;迎宾大道园林绿化改造升级工程投资近1800万元等等。2011年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5.7万平方米,增加行道树295棵。
  城建重点项目建设。2011年,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5755万元,创历史新高。投入资金近3.2亿元,启动建设大道、瑞通大道、东洲大道等10余条道路建设和改造;投入资金约790万元,改造城区8.2万平米人行道、5处重点积水路段和24.5公里排水设施。全年新开发房地产建设面积76.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近2万平方米。特别是赤壁润园、凯旋名都等一批精品项目相继建成,还有金色水岸、雍景花园、赤壁新天地、盛世英煌等一批精品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将大大提升赤壁住房品质和城市形象。城市景观提升工程全面竣工。投资1500万元的迎宾大道绿化改造工程和投资360万元的东洲带状公园深受市民好评,投资150万元的赤壁旅游快速通道节点景观建设全线完工,投资200万元的“一河两岸”、“三桥四塔”整体亮化工程全面竣工,城市景观效果明显提升,备受三国赤壁国际文化旅游节各界嘉宾称赞。住建局代建的90个项目,总投资约2.2亿元,比上年增加1.75亿元,完成人民广场升级改造、光谷产业园广场景观等40个项目,还有13个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全年完成货币工程量1.4亿元,占总投资的63.6%。
  生态新区建设。一是成立高规格的生态新区指挥部,市长任政委。住建局安排一名副书记常驻指挥部协调,并在房产、规划、建工、设计院等单位抽调骨干力量开展日常工作。二是编制高水平的新区规划。通过公开招标,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院,编制16平方公里的概念性规划和7.5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规划,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市“四大家”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贤达座谈,规划体现全市的共同愿景。三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为建设大道建设提供规划设计、测绘、地勘、结构设计和市政设施、强弱电等设计服务,5.5公里长的建设大道路基基本贯通,完成货币工程量6716.7万元。四是安置小区BT建设模式框架基本敲定。赴长沙、洛阳、仙桃、柳州等地学习借鉴,制订生态新区房屋征收补偿与安置办法,推行实物补偿与货币补偿安置试点。安置房由指挥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安置。

九、科教文卫
  2011年,全市拥有各类学校95所,其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4所,普通小学60所,普通初中26所,普通高中5所。各类学校专任教师3519人,在校学生73626人。初中毕业升学率为93.5%,高中毕业升学率为91.4%,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8%。2011年全市高考过一本线的人数340人。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8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医院1个。卫生技术人员2109人,病床床位1389张,医院、卫生院病床使用率达到80.1%。全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45186人,参合率达到98.2%。在巩固16家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零差价率销售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推广柳山湖镇村卫生室药物零差价率销售经验,使广大农村群众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完成46家村卫生室新建和36家村卫生室的改建。赤壁市运动健儿在国内比赛中共获得全国冠军2项次、获咸宁市冠军4项次,亚军4项次。全市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78%,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2%,有线电视入户率为80.0%。全年共取得省级以上批准立项科技项目数10项,比上年净增4项,专利申请授权量36项,比上年净增14项。全市从事科技活动人数22537人,比上年净增2049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395人,比上年净增16人。

十、优惠政策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赤壁市把招商引资作为拉动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举措,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招商环境,取消收费项目196个,为招商、安商、亲商、富商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组建赤壁市招商局,搭建招商平台,成立了武汉、北京、广东赤壁商会。2011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赤壁市招商引资优惠办法》、《赤壁市招商引资考核及奖励办法》、《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赤壁市2011年设点招商工作方案》、《关于市领导联系乡镇和重点项目工作安排的通知》、《关于成立赤壁市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使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规范运作。
  1998—2005年,共协议引进各类项目192个,协议总投资4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1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51个,农业项目17个,基础设施项目18个,旅游项目6个。1996—1999年,赤壁市以蒲圻火电厂招商引资为重点,围绕城市基础设施、交通、旅游、开发性农业、工业、科技、外贸出口等方面,走出国门开展招商。3年共接待美国、日本、白俄罗斯、德国、法国、新加坡、南非、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东南亚和港、澳、台等外商158人次,洽谈项目31个,协商外资6.21亿美元。
  完善招商工作机制。一是成立市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明确市领导和成员单位的招商工作职责,形成“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指标”的招商工作格局,并建立招商工作委员会项目督办例会制度,分析招商工作态势,确保及时解决有关重点和难点问题。二是新成立四个招商分局(工业2个,农业旅游1个,商贸城建1个),每个局既独立开展工作,分别负责工业、农业旅游、商贸城建招商工作,又相互协作,确保招商工作全方位、各领域的有序协调开展。市委还选派一批干部充实到招商局,招商干部队伍人数由6人增加至14人,增强招商队伍的力量。三是建立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工作机制。2011年36个工业项目、19个城建及基础设施项目、11个农业项目和6个旅游项目的建设工作任务落实到市领导和责任单位,确保项目建设工作任务能顺利完成。四是完善项目推介机制。建立“常年筛选、流动储备、动态管理”的项目库建设机制。
  调整创新招商方式。根据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新变化,不断拓宽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方式。把招商工作目标瞄准中国500强,世界500强,行业500强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市领导带队分别赴北京、广东、浙江、福建、江苏、海南、河南、山东等省份及武汉、长沙等重点城市拜访客商182人次,达成招商意向39个。充分利用赤壁政务网和赤壁移动短信平台信息量大的优势,定期发布重大招商信息,诚招天下客商。选派2名优秀年轻干部赴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挂职招商。选派3名优秀干部分赴深圳、昆山驻点招商。
 

 赤壁市史志办公室
 2012年10月10日

版权所有:赤壁市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赤壁网      鄂ICP备13000483号-1

单位地址:赤壁市赤马港砂子岭路东侧      电话:0715-5352097      电子信箱:cbsizhi@yahoo.com.cn      邮编:43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