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赤壁档案史志网!

当前位置: > 史志工作 >

洞门口村

时间:2018-12-17 15:58 来源:未知

千古一村----洞门口村(也称石泉庄):山,峰峦叠嶂,连绵起伏;洞,阴凉舒适,幽静缥缈;泉,碧净如镜,清凉甘甜……这是山和洞与泉的融合,是静和动的塔配,单调和精彩的结合……一年四季,这里的村民,在一处山环水绕的田野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千六百多年前,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写下了《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一个令世人追逐的“世外桃源”在这里真实的显露出来……

 
 
 
 
 
 
 
 

一,千年古洞泉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幕阜山---天烛山脚下石泉庄住着石家人。庄里有一口天然石洞,高八米,宽约四,五米。传说,有一天,风和日丽,石洞里的泉水倒着流……石家人非常吃惊,疑是神灵作怪。为了避石洞,和住在莲花塘吴家说好----互换而居。吴家人搬过来以后,用牲口摆台供祭。后来,居然显灵:一股泉水从洞门口冲了出来……洞门口因此而闻名。

走进阴凉舒适的千年古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洞内冬暖夏凉。那石笋,石花,石兽,石钟乳……等几十余种石景,宛如一座几千年以上的天然石雕宝库;那蒙蒙的水气,呈现出淡淡的青色,幽静缥缈;一股清澈的泉水,伴着弯弯曲曲的石壁缓缓地流出洞外……

 

吴家村,

洞凉凉。

石景奇美,

美在壁穴上。

石钟乳笋栩如生,

百态千姿,

全落洞中央。

 

洞门口,

水潺潺。

清澈甘甜,

甜得客来往。

穿石出洞天烛照,

水映峰峦,

天然好风光。

 
 
 
 
 
 
 
 

二,千年古树根

 

记得:七十年代末,古村洞门口的吃水担水“码头”正对面生长着两棵千年古柳:由于白鹤的栖息拉屎----污染了村里人的吃水……被当地人砍伐而做了油坊榨槽。若要寻根问祖,那两棵遗留的树根还依稀可见……

如今,这两棵树根边上,居然再生出两棵硕大的树----村里人还戏称是"砍不死的鸳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两棵“夫妻树”相依生长,紧密相拥,繁茂的树叶相互交融在一起,如同一对百岁夫妻,携手相伴,不离不弃……传说,在树下面拍过照的夫妻,都白头偕老。

 
 
 
 
 
 
 
 

三,古祠-----石泉祖堂

 

古祠(祖堂):洞门口“石泉祖堂”依山而建---坐落在屋后的中轴线上,两边散落着几户人家。那古祠堂两侧的外墙,斑驳发黑,刻满了历史久远的年轮,写满了近千年的沧桑。绿色的藤萝已爬满了后墙,大门上的油漆脱落得所剩无几……打开大门,走进厅堂,左边墙上挂着一幅“吴氏家族”及祖堂修缮的捐资简介,再往前走是天井,再走几步,就是七步台阶,顺台阶而上又是一厅:一眼望去,便是一樽先祖雕像,供人祭拜。

据说:古时候,祠堂主要用于祭祀祖先,有时也是族亲们商议族内重要事务的地方。如今,祠堂(祖堂)---作为本族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等应酬之场所。

 
 
 
 
 
 
 
 

四,古民居建筑

 

千古一村:洞门口位于鄂东南赤壁幕阜山----天烛山脚下,东接中伙村与莲花村(鄂南秋收起义遗址)相通,南靠陆水湖风景区,西连赤壁城区,北望京广铁路和107国道旁的夏龙铺社区……从赤壁汽车站(市客运中心)出发,几分钟便到了这里----洞门口古村。

据查证,吴氏宗谱:延陵堂洞门口吴家――宋末元初时期是从江西省南昌迁移而来,历经宋,元,明,清,民国到至今……繁衍成一个较大的宗族。

近千以来,洞门口吴氏家族,在这里建起了大片的住宅。只可惜在抗日战争时期:“小日本”一把大火——洞门口吴家被拦腰分成大房和二房……据有关资料记载:如今洞门口吴家现有古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居住——有40多户,230余人。在古代,它却是一个最完整的血缘的聚居地。

走进千年古村,洞门口吴家屋后----古民居建筑,宛如走进了一幅被时代无意间留下来的历史画卷:一面面青砖砌成的高墙,将一户户人家包围在一个个窄小的天井院中;一条条青石板铺成的幽深的小巷,纵横交错地将家与家连成一个有机而有序的整体。尤其是那一色的青砖黑瓦,厚实笨重的门板及方正狭小的木窗,却默默地注视着来往的行人。仿佛间,头顶飘落是穿越千年的雨水,洗涤着古村落在漫长岁月中的沧桑和坎坷。

 
 
 
 
 
 
 
 
 
 
 
 
 
 
 
 
 
 
 
 
 
 
 
 
 
 
 
 
 
 
 
 
 
 
 
 
 
 
 
 
 
 
 
 
 
 
 
 
 
 
 
 
 
 
 
 
 
 
 
 
 
 
 
 
 
 
 
 
 
 
 
 
 
 
 
 
 
 
 
 
 
 
 
 
 
 
 
 
 
 
 
 
 
 
 
 
 
 
 
 
 
 
 
 
 
 
 
 
 
 
 
 

版权所有:赤壁市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赤壁网      鄂ICP备13000483号-1

单位地址:赤壁市赤马港砂子岭路东侧      电话:0715-5352097      电子信箱:cbsizhi@yahoo.com.cn      邮编:43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