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赤壁档案史志网!

当前位置: > 史志工作 >

赤壁城市建设大发展

时间:2019-12-01 15:33 来源:未知

题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蒲圻城关市场萧条,民间流传蒲圻城内是“东西南北六门开,二十四条长短街,条条街上卖草鞋。”改革开放初,市场开始活跃,但管理滞后,乱丢乱吐、乱停乱靠,乱牵乱挂,随处可见,拥挤不堪,破乱不堪,典型的山区古镇现象。1978年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赤壁经济建设大提速,城市面貌大变样。
      2018年,赤壁市城镇化率57.35%,比1978年提高51.20个百分点。城区面积51.2平方公里,比1978年扩大46.8平方公里。市民生活发生质的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初,老百姓“穿衣少见新,吃饭少见荤,住房无客厅,外出靠步行”。现在是“穿衣讲排场,饮食讲营养,住房讲宽敞,行路小车响。”市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
      总结改革开放赤壁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大致分为新市初建、新区开发、新扩规模、新建产城和新市巨变五个部份。
      一、撤县设市,更新县城观念,城市建设起步发展(1986—1993)
      历史链接:
      1986年8月1日,市委书记张发懋在蒲圻市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蒲圻市的建立,是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城市基层设施建设既是经济建设的启动点,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1986年开始,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城建等有关部门从提升城市品位入手,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首先着力抓好城区硬设施建设。
      龚益发,男(原赤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口述:
      我叫龚益发,今年76岁,我在神山工作了23年,进城工作了18年,进城18年在水厂当了几年厂长,然后就调到建委,孙敦亮任建委一把手,我是副主任。孙主任和我就象“夫妻”一样,在工作上配合得很好,在建委一直干到退休。
      今天要我谈城市建设,我认为赤壁市的城市建设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1949年建国初期到1965年是恢复期;二是1966年四清运动到1985年是初建期;三是1986年撤县设市到现在是快速发展期。我着重谈撤县设市后城市建设的几大变化和工作体会。
      一是思想观念变化。1986年8月1日,撤县市结束了1700多年的县制历史,这不是简单的将一个“县”字改为“市”字。而是思想观念起了根本变化,有了城市建设的新观念。人换思想城换装,市委以极大的魄力向全市人民提出“警醒奋争、自加压力、要把蒲圻建成鄂东南的工业城,全国旅游名城、现代化中等城市的伟大目标。”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全市三大战略来抓,发扬蒲圻“四自”精神,为了兴建城市道路,拉开开发3.5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建设,全市三级干部上马,三万人参加会战,成功打响了兴建城市的大会战,创造了蒲圻城建史上的奇迹和辉煌。
      二是思路变化。先是兴建蒲圻大道12公里,后来发现老城区没有发展前景。思路要改变,城市建设,规划先行。新规划是从南边向北边转移,向北发展,市委提出:“跳出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回头改造老城区”的城市建设思路。市委决定忍阵痛,拍卖市委政府机关办公楼,带头向北转移,在市委政府的感召下,其他科局陆陆续续向北转移。
      三是市容市貌变化。道路变宽变平了,市内车道都是4—6车道,路灯变亮了,市内公交从1985年的9辆发展到现在一百多辆,商品楼房鳞次栉比,市民居住面积走在全省前列;供水量我当自来水厂厂长时,城里供水是5万吨,现在16万吨;环境卫生城市绿化都做得很好,市容市貌给人印象焕然一新。
      四是各级党的重视是抓好城市建设的关键。自市委决策把我市发展的规划向城北方面延伸以后,市直各科局也都紧张制订发展规划图,特别在修建陆水大道三个月的大会战期间,各个单位领导带头,红旗招展,万人上阵,干劲冲天,提前完成了大会战的任务。
      五是上下勾通是搞好城市建设的必要保证,在兴建和改造城市方面,我们将与市委的决策,以及规划的蓝图保持一致。比如说,在城市环卫和城市管理等方面,我们跟市委保持一致,下面二级单位与我们也保持一致,有问题及时勾通,这是我们工作上尽量少出偏差的必要保证。
      六是搞好各部门间的协调,是我们做好城建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城建工作,牵涉到市直各单位,甚至是千家万户,有些工作还要发动群众,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来完成。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这些年来,我们主动作为,争取了市直各部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紧密配合。才使得我们的城建工作进展得快速和顺利。
      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深信在市委正确领导下,有广大市民的艰苦奋斗,有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同心协力、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一手抓速度、一身抓质量、一环套一环、一步紧一步、再奋斗几年。一个美丽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定会屹立在湖北的南大门。
      二、阵痛决策,买掉机关大院,兴建河北新区(1993—2000)
      历史链接:
      1992年,市委认真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提出建好南大门,创建中等城市为奋斗目标、加快城市建设步伐。1994年市委提出“跳出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回头改造老城区”的城市建设思路,作出了搬迁市委、市政府两大院的重要决定。随后,将市政府办公楼和宿舍区大院拍卖给市教委,市委机关大院拍卖给特惠公司和兴地公司。在市委直接领导下,市直部门开展了为期4年的城市建设大会战。
      孙敦亮,男(原赤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
       我是1992年起担任建委主任的,那时我们城市建设比较落后,整个城区只有那么一条街,而且是又窄又乱,居民的住房也是矮小零散,城市规划是零打细敲,修修补补。我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组织人员拆屋!今天这里拆,明天那里拆,老百姓们都不理解。要别人拆屋确实是一件蛮老壳痛的事!整天都是扯皮。有一次一位妇女找到我,因为拆屋的事情扬言要搞人打我!我都不怕,改造老城区是市委交给我们的任务。我只得执行,不过,我想当个建委主任老是拆房,东拆西补,很不是个味道。
      随着市里改革开放的发展,要想赤壁的城市有大的变化,必须要有大的动作。这时,翁永曦老板要在赤壁买块地皮,他看中了我们当时的市委办公大院,并要以最优惠的价格让给他,当时市委机关的干部们都不想卖,市委和政府也召集过有关方面人员,专门开过几次会。为了体现市委、市政府在发展城市建设方面的决心和诚意,最后还是樊仁富书记一板拍了,卖掉当时的市委机关大院,在合适的地方重新兴建赤壁新城区。可以这么说:冇得樊仁富书记的决策就冇得我们现在新城区的兴起!
      于是,我赶紧把规划局长李和龙叫到我办公室来,重新设计和规划我们赤壁的建设蓝图,首先是寻找适合兴建市委办公大楼的基宅。樊书记的意见是:跳出老城区的地盘,要规划一个新城区,这个大的动作我是很拥护的。李和龙的规划图也画了好几遍。先是要在城南靠火车站的方向发展;后又认为靠东发展与蒲纺建设接壤……等等。因为市里的主要领导之间对此事有较大的分岐意见。我这个建委主任也很为难。于是我们请来了武汉中南设计院的专家李教授等一行人来赤壁,他们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从山、水、交通、地理等诸多因素考虑,否定了原来的准备在南面和东面建设新城区的方案,科学地作出了在城北发展的决断,这就是现在的新城区。
      赤壁新城区的建设发展规划蓝图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市直多个部门的办公楼也比邻规划,相继建造。通过近两年的紧张施工,一栋八层的新的市委、政府办公大楼拔地而起,其它各单位的办公楼和宿舍楼也都相继峻工,至此,赤壁新城区的规划蓝图就此起步开始了。但由于当时的新区刚兴建,商场、医院、学校、市场等都还没有,有不少的机关干部都不想搬过去。那时候樊书记下了死命令,凡是不搬房子的,就搬(换)人!高压的手段,细心的说服,使干部和群众们都逐步接受了。
      这时,赤壁的经济工作和招商引资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新城区规划设计也拉开了中等城市的框架。比通山、嘉鱼、祟阳等都强些。这时赤壁要向中等城市迈进的口号就在此时喊出来啦……!后来我们建设局在省里评上先进单位,我个人也评为先进个人。我在建设局工作8年,也得力于我的好搭档龚益发同志,他管机关、管后勤,为我减轻了不少的负担和麻烦事,真是感谢老哥,感谢我们良好的合作。
      三、优化功能,加强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味(2000—2012)
      历史链接:
      21世纪初,市委坚持实施“大工业、大城建、大旅游”的发展战略,组织开展“三城同创”(建设湖北经济强市、华中旅游名市、省级文明城市)活动,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2009年,赤壁市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
      谢少新,男(曾先后任赤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宣传科科长兼村镇科副科长、党委委员,现任市住房和建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口述:
      我是1988年从建设部村镇学院毕业分配到蒲圻市建委工作,到现在经过了七、八代领导,我最开始来的时候,就是马景章主任,后来是孙敦亮主任、贺飞局长、项鹏局长,我们城市建设是在我们孙主任任建委主任那个时期开始,九几年市里面提出大胆设想,建设新区提升老城区的功能,把这个解决了,城市的拥堵问题就好些了。要是当时没有这个大胆的设想,跳出老城区,赤壁城市就不能发展这样快。
      现在城区起码扩大十几倍,原来可能2~3平方公里,现在33平方公里了,可能还不止,城市规模已经把中伙铺镇都包进去了,把中伙铺镇的好多个村子,包括长山村都包进去了,原来想都不敢想。城市的基础设施、道路设施等各方面的功能都延伸了,我们的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起步开创局面还是在九几年那时候。
城市建设真正的发展期,还是在进入2000年以后,当时市委坚持三大战略,搞大工业、大城建、大旅游,搞三城同创,创湖北经济强市、中华旅游名市、省级文化城市,这是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当时主要是实施六大工程。
      第一,启动六条主干道的建设,解决了老城区的拥堵问题。原来老城区基础设施相当差,在这个时期把西街、北街都联进来,把城区环境进行了彻底的改善,然后对城市几条主干道进行提标改造、刷黑河北大道、赤壁大道等主干道,通过这些基础设施工程的实施,对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品质提升有了一个很明显的变化。
      第二,先后建设了二水厂、三水厂,原来就是一个水厂,供水能力大概是4~5万吨,现在提升到了15万吨。目前15万吨供水的规模已经不能满足。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好多地方感到水压不够,很多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这个问题一天天的暴露出来。现在已启动了长江引水工程,预算投资大概一个亿,从长江赤壁那边取水,正在进行前期调查设计等,相关启动准备工作,三年之内要把它完成。
      第三,加大园林绿化。绿化建设是个城市品质提升,园林绿化非常重要,它就像一个人一样,长得再好看,你还必须把衣服穿好。这个园林绿化,它就是为城市穿上非常一层漂亮的外衣。这几年城市绿化发展很快,原来仅是对大路进行一些绿化,现在休闲小广场、公园,包括今年建设的一批小公园在跟城市增色加分。现在外来人到赤壁来了,说赤壁确确实实是一个城市,很漂亮。我上回接待省里一个检查组,我们从赵李桥那边回来,天都快黑了,六点左右,从老城区经过,省里那几位专家在车上,说谁也想不到赤壁这么漂亮,还是在老城区,说是像个大城市。这也说明了我们这几年城市的变化确实很大。
      第四,实施了重点项目工程,进入2000年以后,2000年到2012年之间,为了营造城市亮点,相继建成了人民广场、金鸡山公园等等。还包括赤壁火车站、高铁北站、汽车客运中心、东洲大桥、赤壁图书馆等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工程。一个城市的面貌必须要有项目来支撑,没有项目的话,一个城市最多是小打小闹,搞一些小改造,对城市品质的提升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老城区的商业地段,当时都被外地人称为是上海的南京路,确实相当繁华。现在随着新城区的发展,老城区那一块到晚上好像没有原来那么热闹了。不如新区商业街了。
      第五,净化亮化工程。当时我们率先投资在县级城市里面建成污水处理厂,投资了1.2亿元,现在叫城南污水厂。近两年,我们又建了城东污水处理厂,今年开始对两个污水厂进行了提标和规模改造。
      再一个是实施了安居工程。我们居住环境的改善也是在2000年以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搞房改,房改之后陆续建设居住小区。但是大规模的房地产发展还是进入2000年以后,这几年要不是房地产的支撑,我们城市建设资金没办法跟上。2000年前,那个时候房子只几百元钱一平米,三四百元还算高的。2010年后增加到3000元左右,现在高达6000多元一平米,这个安居工程确实解决了居民住房问题,原来一家人甚至几代人就住在那么一小套房子里,现在基本上一户最少都有两套房子。
      近几年,特别是近一、二年,城市飞速发展,可以说是城市品质的提升期,一大批重大项目落地建成,对我们城市品质提升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方说那个投资将近一个亿的砂子岭公园、投资三个多亿的体育中心、东洲人行桥等等,这些代表性建筑建成,还有一大片生态环境工程的建成,这对我们赤壁环境的改善,对城市面貌的改变,可以说都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作为赤壁人,人人都期待赤壁的明天会更好。
      四、瞄准目标,建设中等强市,一张蓝图画到底(2012-2018)
      历史链接:
      “十二五”期初,市委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了“解放思想,跨越发展,为建设强而优的中等城市而努力奋斗”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后,市委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会议精神,结合赤壁实际,又提出了“要以全面创建“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省级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为契机,推进产城融合建设,力争实现城市升级。
      陈良驹,男(曾先后任赤壁市城市设计院副院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现任住建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口述:
      我叫陈良驹,在赤壁市城建部门工作了30多年,亲自见证和经历了赤壁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我们蒲圻县(赤壁市)始建于公元223年,县址初建于蒲圻湖(今西凉湖)畔而得名。吴王孙权有诗见证了蒲圻县山川秀丽的美好风光,“蒲草千里,圻上故垒,莼蒲五月,川谷对鸡。”1986年6月撤县建市,改为蒲圻市,1998年更名为赤壁市。
      赤壁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东邻咸安,南连崇阳,西与湖南临湘交界,西北隔长江与洪湖相望,东北与嘉鱼县接壤。东西长69千米,南北宽26~60公里,总面积1723平方公里,我们赤壁市地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结合部,位于两个城市群的经济技术和辐射圈上,地理位置重要,天然的南北交通要冲,省际交流窗口,平原山区纽带。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一把火”“一片茶”“一盆水”的历史文化承载和自然风光景观。
      撤县建市后,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城市规模的扩充建设,2012年启动新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9年的不断努力,形成了目前新城中心区,城东片,老城中心区,城南片,城西片和荆泉片六大功能区。新城中心区以行政办公、金融商贸、文化娱乐、居住为主,城东片已发展形成以光谷产业园为主的工业片区;老城中心区以居住、商贸、文教等功能为主;城南片、城西片、荆泉片均以工业为主。中心城区现有人口约28万,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已达约3.5平方公里。
      目前,陆水河如玉带穿城而过,主坝至陆水二桥段经过整治改造,滨河景观,风景宜人,古城墙和四座城门彰显了古城悠久的历史。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大工业、大城建、大旅游”的发展战略,一是实施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目前建城区城市路网密度达到6.17 km /km2,河北大道、陆水湖大道、赤壁大道、河北大道等几十条主干道,全面建成投入运行;二是城市供水快速发展,城区日供水量由4万吨提升为16万吨;三是园林绿化建设持续跟进,建成了清泉公园、龙翔公园、杨家湖公园、赤壁人民广场等一批防突避险公园;四是主城区85%居民用上天然气,城市公交贯通全城;六是建成了赤壁火车站、高铁北站、体育中心、图书馆、老年大学等公共服务设施;七是打造了国贸、大江南等一批商业综合体。现在我市正按照“1、3、5、6”的区域和产业布局,高质量、高品质推进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建设1、3、5、6的区域和产业布局,概括为:
      一是一城为核心,把主城区作为引领全域发展的核心,以生态新城建设为重点,加快产业融合,推进旧城改造。拉开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强化公共设施配套,盘活山、湖、河、城、林各要表素。
      二是现代工业(纺织服装,应急装备、食品医药、电子循环、电子信息、青砖茶)、现代农业、全域旅游三篇文章。
      三是五带联动:107国道、旅游快速通道经济带为轴,羊羊线生态景观带、渣枫线特色经济发展带、赤神线生态农业示范带。
      四是六区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园、蒲纺工业园区、创新聚集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陆水湖自然风光旅游区、汤茶养生区。
      第二,全力打造8平方公里的生态新城路网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加快砂子岭公园,体育中心,南环大桥,东洲人行桥,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产城融合将为城市提供持续的增长功能和就业机会。持续提供亲山、亲水、近山、近湖的市民诉求,盘活山水资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也在同步发展。
我们憧憬、我们努力,赤壁城市的明天会更美。
      五、鸟瞰全城,绿荫映衬高楼,一河两岸风景独好
      历史链接:
      近年外地游客进入赤壁市,普遍认为赤壁城“变高了、变胖了、变绿了,变美了。”
      邓建国,男(市城建档案馆馆长)
      我叫邓建国,曾任市建委办公室副主任。我是1999年从企业调入建委客运办工作,从整治“麻木”工作开始,亲历和见证了赤壁市城建工作,20年的发展历程与点滴变化。作为一名组织者、建设者、参与者,原建委孙敦亮主任、龚益发副主任,现在职的陈良驹副局长、谢少新副局长对城建各个时期的具体工作、构想、实施及成果等作了很详尽的口述,我不再重复。但从一名市民的角度来谈赤壁城建发展的各种变化,我认为应从市民的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去理解、观察、解读。
      变化一: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了,城市体量的加大,让市民有了更大的经济活动空间。
      变化二:城市道路加宽,加长了,而今的城市道路可以称得上是纵横连贯,南北通畅,市民出行更快捷,便利。
      变化三:城市基础设施更好,合理完善,从垃圾中转房到城市公交站台,从城市公厕到城市大公园,小游园,无不彰显城市功能给市民生活带来的便利、有序。
      变化四:城市更绿、更亮了,尤其是国家级园林城市的成功摘牌以后,赤壁的绿化层次更加丰富、完备,城市景观不断“闪亮”您的眼晴。
      变化五:市民住房越来越高,越来越宽敞、明亮。
      变化六:城市市民文明素质不断增强,原有的乱牵、乱堆、乱停、乱靠、乱搭、乱建的行为有了根本改善。礼让行人变成一种交通自觉行为。在市民的相互理解中得到较好的实践。
      当然,还有很多可喜的变化,我不再一一枚举,未来,我希望赤壁越来越美好,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
      贺飞,男(赤壁市政府副市长)口述:
      我叫贺飞,曾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赤壁党史办的同志非常有情怀,用口述这种形式记录赤壁的一些历史,一些发展。今天主要是讲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些工作。我是1989年毕业后就直接分配到赤壁建委,我一直从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除了2003年到2010年,在官塘驿镇政府工作7年之外,所有的时间都在市城建工作,应该是亲历赤壁市城建艰难的决策和发展几个阶段。目前来讲,城市建设应该进入一个非常良性发展快车道。所以作为我这个参与者有很多感触,我想主要的感受有这样几点。
      第一点,爱国爱家是我们做好城市建设的一个内在动力。赤壁历史悠久,文化非常璀璨。赤壁市的城市建设起步很早,历史追溯很悠久。首先我们的建设者非常智慧,我们在现存的古迹,建设的规模,建设档次来讲,都做了很有益的探索,所以我们这里已经留下了很多类似赤壁古城墙、赤壁古城门、赤壁县衙等一系列的优秀建筑文化传统,这是我们赤壁人智慧的一个结晶。所以我说我们非常热爱赤壁,也非常希望把家园建设好。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赤壁的城市建设工作。我觉得有一批有情怀的工作人员在努力工作,所以我想这是我们自觉做好城市建设的一个内在动力。
      第二点,我觉得赤壁的发展与国家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是同步的。只有国家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我们城市建设才有今天这个成就。所以历届市委对城市建设高度重视。我作为城建工作经历者,我们跳出老城区,开发赤壁新城区,到经过20年的完善,今天建成了。至于开发建设赤壁生态新城,这是历届市委、市政府的一贯理念,历届市委一脉相承,是一个非常好的延续。所以致力于经济发展还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一个果断决策。当时规划稿子形成的时候,大家都不理解,陆水北岸的河北大道开发形成的时候,当时市委的决策,包括樊仁富书记,是坚决主张开发的,但决策的时候,还有很多阻力,很多单位搬迁都不愿意。我们作为工作人员,在指挥部里面,就是每一条道路的规划,每一家工程建设我们都是亲自参与在里面也在里面成长。这个道路的建设应该是拉开了我们城市建设的一个框架。经过10余年的建设,将近15年发展,我们目前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包括我们整个广场应该形成了新区的一个骨架。所以人口从老城区向城北再延伸,迁移。很多乡镇农民进城,在新区落户,使我们城镇化率得到极大的提升。目前我们城市化率在全省名列第二名,提前进入城市化,这不仅是增加了城市的人口,完善城市的功能,更大的是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转移了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农村农民职业转换,也是市民收入结构的一个提升。
      第三点,我觉得还有一批对治理城市很有情怀的建设者,无论是直接从事城市建设公司的也好,还是很多社会上有识之士也好,对赤壁的城市建设高度的关注。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我觉得这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集中体现。所以基于这三种考虑,我觉得建设治理城市,总的来讲,应该是符合人民群众的一些热切的期盼,也符合国家一些发展战略,应该是智慧城市建设得到了省委蒋超良书记的高度肯定,我们在城市建设、在事业建设里面还是很有成效。赤壁城区很美丽,也是经过多年共同的奋斗。省委蒋书记2019年9月份来过赤壁,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给予了高度肯定。这是几点感受吧。下一步我觉得建设城市,治理城市主要坚持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把总体规划始终作为引领城市建设的一个总抓手。城市规划工作的编制已经成了体系,我们整个国土规划编制,无论从事业发展规划,还是城市总体规划,还是分区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详细规划,整个的体系已经形成,并且形成了多规合一,就是以一个总规划为总体,所有的规划融合在一起,包括旅游发展规划,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商贸规划等行政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非常健全的。都是一张蓝图画到底,没有出现因为规划引导的变更、规划的调整,规划是一脉相承。一生当中只不过有的时候结合现在的形势,对原有的规划进行优化升级。
      二是注重建设的直观。我们整个城市的建设,这个质量效益应该是非常好,就谋划城市项目,其实施审计项目,总体来讲都是应该以体现人民为中心,包括我们项目的设置,既有完成城市功能大项目,更有满足老百姓实际需求的一些小项目。通过大项目和小型联动实施,应该提高了整个城市的功能,满足了老百姓日常生活工作的需求。所以我们自己现在生活在这里应该是非常幸福的。特别是我们通过这个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等一系列项目为抓手,整个赤壁的这种城市功能应该是非常之完善。我们原来质疑缺什么,我们也反复考虑,确实我们缺一些公共活动场所,缺公园、缺公共绿地,需要公共建筑,通过近几年这些项目的实施,应该都得到了完善。现在我们的体育中心,这个项目建设已经正在紧锣密鼓进行,预计明年就可以投入使用了。我们的公园的建设,赤壁15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使我们城市的这种公园的建设得到了一个极大的提升。现在专业性的公园和大量的公共绿地,定期开放,老百姓逛公园是500米有一个大公园,出门100米就有小绿地,这种目标基本实现。所以老百姓也通过这里面幸福指数提高,包括一河两岸的改造,城市桥梁的建设,包括步行桥都很漂亮。
我们注重功能完善,同时还注重一些长远管网技术,包括地下管网的建设,也是这几年开始的。城市水厂及时供水,包括解决老百姓饮水的安全问题,和二水源地已启动,第二水源就是长江取水,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解决赤壁备用水源这种不足的问题。这些项目的实施,实际上极大的提高了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感。
      三是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新建的房地产市场是健康发展,老旧小区的改造也在进行,整个物业管理进驻小区,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这一块我们走在全省县级市的前列。首先我们房产市场非常健康、有序,老百姓的居住条件非常好,已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对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0%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老百姓的生活,住起来也非常之好。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包括一些棚户区的改造也好,老旧小区改造也好,都是按照既定的规划,在稳步推进。建筑质量与安全抓得非常好,这些年来没有出现较大的安全事故,应该是得益于建设者平时的管理观念取得的较好效果,这就是我们新一届市委、政府、特别是丁小强书记到咸宁赤壁工作之后,以更开阔视野,更大的历史责任,推动城市建设。我们现在正在谋划生态新区,是赤壁今后发展的一个主战场,正在实施建设。
      目前在8平方公里新区建设,如同生态新区的道路框架已经拿出来,我们非常有信心,几年之后,设计的城市建设,在生态新区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一大批公共建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都会在生产信息里面体现。所以这一块也存在着赤壁发展的希望,也是致力发展城市建设的未来,也是我们制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一个亮点。所以我们新区建设与高新区的建设互动,产城一体,这种局面已经形成。
      所以,以后赤壁进入强而优的中等城市这个目标,很快就会实现。就是在不久的将来,全部规划实现,赤壁人民这种自豪感、幸福感一定会亲身体验。

编撰:赤壁市史志研究中心
2019年10月26日          

版权所有:赤壁市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赤壁网      鄂ICP备13000483号-1

单位地址:赤壁市赤马港砂子岭路东侧      电话:0715-5352097      电子信箱:cbsizhi@yahoo.com.cn      邮编:43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