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赤壁档案史志网!

当前位置: > 史志工作 >

柳山湖镇的变迁

时间:2019-12-03 16:05 来源:未知

题记:
      柳山湖镇位于赤壁市西北部,与三国赤壁古战场毗邻,距赤壁市城区30公里,全镇版图面积32平方公里,海拔高24~28米,耕地面积24139亩,辖柳山、腊里山、宝塔山、团山、易家堤、吴家门6个村民委员会,40个村民小组,2963户11278人。该镇是长江三峡试验坝——中央直属陆水水库库区移民集中安置区,是湖北省最早集体搬迁的两个移民建制镇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血吸虫疫区移民镇。
      柳山湖镇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使昔日有名的“水窝子、虫窝子、穷窝子”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移民住房变新、村庄环境变美、生产条件变好、社会事业变优、经济实力变强、群众心情变顺,安定和谐的柳山湖镇,近几年,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省十面红旗乡镇,全省综治维稳先进集体,全省文明乡镇,连续5年评为赤壁市红旗乡镇。
      一、英明决策  兴建伟业——柳山湖移民的缘起(1958.1—1958.10)
      历史链接:
      1958年1月,中共中央南宁工作会议期间,三峡工程第一次拿到正式会议上讨论。
时任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提出:“在长江流域规划中必须首先解决防洪问题,三峡水库可以根本解决两湖平原的水灾,可以根本改善城陵矶到宜昌和宜昌到重庆的航道条件,每年可以发电一千亿度以上”。时任电力工业部部长助理兼水电总局局长李锐,提出反对意见:阐述三峡工程短期内不能上的理由;“左右三峡水库修建时间的是国家财力,是经济发展需要,是电力而不是防洪”。特别是国家财力经济上的理由,由于林一山与李锐的发言都有道理,毛泽东主席和中央给出了了个折中的讨论结果,对三峡工程的决议毛主席批示“积极准备,稳妥可靠”。这个结果既没有否定修建三峡工程,但在时间上也没有急于冒进。更没有被卷进大跃进的洪流。这也正是李锐所期待的。而林一山根据毛主席的指示,积极准备,专心研究如何加快大坝施工进度的方法。
      1958年6月28日,林一山接到周恩来总理的电话,周总理问林一山,三峡工程是否可以提前拿出初步设计报告?林一山在电话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湖北陆水建实验坝。6月29日林一山又向周总理发送了《关于建议立即进行水利工程的技术革命》的电报。就这样,陆水河进入了共和国总理的视野。
      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戴河召开,周总理让林一山同机赴北戴河,在飞机上总理听取了林一山关于三峡工程的汇报。周总理当面告诉林一山:“毛主席很重视你提出的在陆水进行预制混凝土块安装大坝实验的建议,这次会议期间,要安排时间讨论。”就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正式宣布兴建三峡实验坝——陆水蒲圻枢纽。
      1958年10月31日,蒲圻城南召开6万人参加的开工誓师大会,随着湖北省省长张体学的一声令下,陆水蒲圻枢纽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中共中央的英明决策,兴建三峡工程的宏伟蓝图从此拉开了序幕。
      二、顾全大局  举家搬迁——库区移民迁居柳山湖(1958—1970)
      历史链接:
      陆水试验坝动工后,接下来是陆水库区的移民安置工作。
      1964年9月,长流流域规划办公室提出“围垦柳山湖,安置陆水库区移民的意见”。1965年10月,经中共湖北省和水利部批准,同意长办移民方案。根据省委意见,蒲圻县于同年冬开始围垦柳山湖。
      移民迁居柳山湖。来自陆水库区原石坑公社7个大队、大梅公社9个大队和荆泉公社4个队的群众。这20个移民大队在库区的总面积约50平方千米,总人口9405人,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淹没区陆水河道两岸。第一次开始搬迁是1958—1960年少数户搬迁;第二次是1965—1967年正值“文革”动乱时期,各级组织瘫痪,命令式搬迁,当时公路不通,无车运输,移民靠肩挑背驮搬运,几经周折,移民才按计划成建制,分别迁居柳山、腊里山、宝塔山、团山、易家堤、吴家门6个移民安置点。第三次是1967年初至1970年6月,移民安置点的移民房按规划设计竣工后,库区移民第三批迁完。柳山湖共迁入移民2007户,9078人;人平补助移民安置费268.6元(含建房费、生产费、搬迁费、生活费)。
      为了顾全大局,支援国家的大建设,库区移民,离别了山青水秀故居地,举家搬迁柳山湖。
      在谈到当年移民搬迁过程,时任腊里山村的党支部书记程道怡回忆:
      我叫程道怡,今年77岁,1966年移民前我在原大梅公社红日大队(陆水库区淹没区)任大队会计、民兵连长。移民至柳山湖镇腊里山大队(现为腊里山村)后,任大队长、党支部书记。
柳山湖是一个千年未开垦的荒湖,移民初期,满湖荒水和芦苇杂草,1965年县里组织全县劳力(包括原石坑、大梅、荆泉公社的劳力)到柳山湖围堤。我带我们红日大队的劳力(主要是民兵)到柳山湖腊里山搭棚修堤,当年完成了任务。1966年根据县移民指挥部规定,我作为干部第一批带头移民到柳山湖。记得我们这些第一代移民当时的思想十分复杂,我们原住地柴方水便,上街(大梅街)下县(县城关)又方便,自然条件很好,就是“金窝银窝,也舍不得穷窝”,不愿外迁。特别是移民时,蒲圻城关至柳山湖公路不通,无车运输。虽然是背井离乡,拖儿带女,携带全部家产,也只能靠人力翻主坝装船行60来里水路到柳山堤边后,再肩挑背扛,几经周折才到移民点。我全家搬到了腊里山,住进了像早年兵营式的工棚房,按移民政策规定,3人分一间房,我家当时7口人,分了两间屋。
      移民初期,上级在柳山湖成立了东方红农场,下辖红旗、红岩、红卫、红光、红星和永红6个移民点,1970年9月,这6个移民点分别更名为柳山、腊里山、宝塔山、团山、易家堤和吴家门6个大队。
      移民在各个点定居后,就打草开荒,从挖渠、修路、造田开始。垦荒耕地先由农场统一规划,将全湖可耕面积按东、南、西、北、主干渠等5条渠道设计,由场机务队按设计耕出渠道雏形,然后组织全农场劳力挖渠修路;土地采取划大块分小块,从1967年至1969年,3年时间田块成型。耕地分配由农场党委根据各移民点人数,按大块计算,就近划分;各移民点范围内的山林、水面等由各移民点统一经营、管理。各移民户自留地,全农场一个标准,人平5厘地。
      移民迁居新地后,从山区到湖区,从青山绿水到荒湖疫水,“人无饭吃,猪无糠吃,牛无草吃,灶无柴烧”,生活不习惯,条件十分艰苦。烧柴不方便,移民初搬家,点上有食堂,食堂解散后烧柴成了难题,烧煤要钱买速度慢,当时有的移民形象的说:“扇子扇煤炉,内中装煤球,吊锅倒挂起,问饭何时熟”。烧煤无钱买,只得割茅草,扯禾蔸当柴火,寒冬腊月有的移民到10余里外的小柏山砍柴,发生争吵。口粮严重短缺,移民初期,水里有钉螺,上级不准栽水稻,旱地渍水重无收成,吃饭问题几乎是靠国家供应解决。1967—1968年,全农场人平每月供应15斤原粮(谷),为节约口粮,小孩喝稀粥,大人用瓜菜糠充饥。1968年7月汛期,长江水位高31米,柳山湖当时堤高只有32米,移民提心吊胆,在外搭棚,生怕倒堤。1971年,县血防部门对柳山湖进行血吸虫病普查,全场近9000人,被血吸虫感染的达3000多人,其中急感97人,当时我们腊里山大队被血吸虫感染的达600多人。由于移民住房环境恶劣,房子质量差,每到春季墙上冒水,地下冒汗(水),冬季不御寒。加上移民入住后,家家户户在屋后建偏屋,盖厕所,围猪圈,堆杂草,后栋对前栋,臭气熏天。移民总结当时是六怕:“一怕吃不饱;二怕夜蚊咬;三怕钉螺扰;四怕无柴烧;五怕屋受潮;六怕大堤倒”。
      为了帮助移民解决实际困难,上级组织从解决“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入手,在省、地、县等移民部门的支持下,1967年分别在6个移民点兴建了6座水塔,我们腊里山从陆水河取水。1968年上春,各个移民点按“三合院”式设计兴建学校,用泥巴垒起课桌,保证了当年秋季学生就近入学。1969年开始,每个点设有医务室,并配有2-3名经过培训的赤脚医生,一般常见病不出村。为了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同年,各移民点分别盖起了能容纳300-500人的礼堂,为群众开会、演戏、看电影提供场所。通过移民们3年的艰苦奋斗,生产生活条件、居住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
      腊里山大队1976年有人口2116人,耕地面积5292亩,其中水田3911亩,是柳山湖6个大队中人口最多、耕地面积最大的大队。在“以粮为纲”时期,也是对国家贡献最大的地方,历年被县评为先进单位。1977年8月,大队党支部书记魏均祥被选为党的十一大代表,光荣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8年后,腊里山大队建立各种责任制,群众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特别是2008年和2009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两次到我们腊里山村视察后,腊里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民住房变新了,在政府支持下,家家盖了新楼房;生产条件变好了,湖区面目一新,田更方,路更直,渠更深,水更畅;村里环境整治了,冇得乱七八糟的垃圾,村里修的“望凤园”广场,原先是蚊虫滋生的烂泥塘,广场建成后,有草坪,有常青树,有四季花、有路灯,有运动器材,农闲时的早晚,广场上女跳舞男散步,过着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2017年腊里山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三、艰苦奋斗,新建家园——柳山湖移民乡(镇)的初期建设(1969-1980)
      历史链接:
      移民初到柳山湖,面临一个“三子四无”的穷苦地方,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天斗,与地斗,斗出了一片新天地。
      在谈到老一辈移民艰苦奋斗,建设新家园时曾任柳山乡党委书记魏国庆回忆:
      我叫魏国庆,男,1956年生,今年63岁,我是1969年迁到柳山湖的,那时候我有13岁,上初中了,作为一个移民,艰苦岁月,始终难忘,时过境迁,仍记忆犹新,现在叫不忘乡愁吧!
      1969年我们迁到柳山湖,只见一湖芦苇一湖水。湖边随处可见“血吸虫区、禁止下湖”的禁牌。当时移民都说柳山湖是“三子四无”的地方。三子是“水窝子、虫窝子、穷窝子”,四无是“人无饭吃、牛无草吃、猪无糠吃、灶无柴烧”。“三子四无”是初到柳山湖艰苦困境的真实写照。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移民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干”字当先,只有干,才能摆脱困境,只有干,才能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一是改水。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血吸虫,让移民吃上放心的干净水,每个村打3-5口水井,另建一个水塔,解决吃水的问题。
       二是查螺灭螺,防病治病。柳山湖血防站配有几十人的专业队伍,各村还配有1-2名兼职血防员,在春秋两季,专职查螺,指导撒药灭螺。1971年,血吸虫病普查,全场有3000多人被血吸虫感染,我就是其中一个,我曾3次被感染,都治好了。
      三是改变住房条件。因为搬迁有2000多户,移民房,还有部分未完工。部分移民只有住茅棚,为了赶工期,除雇请瓦匠师傅砌墙外,其他小工都是移民自己帮忙做,当时移民点上流传这样顺口溜:“点灯来吃饭,锁门去出工,亲戚来了留不走,做客也要帮个工”。到1970年6月,移民房按规划提前完工,验收结算时,每栋房仅需付瓦匠工资308元。
      四是围堤。1965年冬至到1969年,全县组织12000多名劳力在柳山湖围堤,修筑了从柳山到腊里山长4.94公里,高32米的围堤,抗御长江、陆水的洪水;在长江赤壁干堤兴建泵站,排水入江;完成了松柏湖与柳山湖长720米,高3.2米的隔堤堵住了松柏湖的来水,在柳山头和腊里山分别建成2×2米的混凝土排水闸;在柳山头建成了3.5立方米/秒机排站,排水入陆水河,为垦荒造田创造条件。
      五是兴修水利,柳山湖地势低洼,十年九灾,组织全场劳力兴修水利,改造柳山湖。1970年至1972年,人工开挖主渠道7条,长37公里,开挖支渠86条,长100公里,填埋老港22条,大小坑垱2700个,修筑台(灌)渠10条,长约30公里,兴修田间公路,三年共修40公里,栽树115万株,将柳山湖改造成“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树成行”的田园化格局。
后来的变化越来越大,大家有目共睹,我就不多讲了,总之一句话,没有老一代移民的艰苦奋斗,就没有柳山湖今天的新景象。
      四、关爱移民,引导致富——为民排忧解难保稳定(1981-2008)
      时任市委常委分管农业和移民工作的副市长马西民回忆:
      柳山湖镇是全省两个移民镇之一。因为农民经常上访,很不稳定。我从祟阳调到蒲圻工作时,当时咸宁地委专门下了一个文件,确定我是柳山湖镇安稳的“第一责任人”。这个任务很艰巨,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压力。之前柳山曾有29人在北京新华门上访请愿,闹得影响蛮大。我上任后先后召集了48次座谈会,这包括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员,也包括我找武汉汉正街做生意的柳山人王泉元与他促膝谈心等等。在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后,我建议以市委的名义给省政府写报告,但当时的市委主要领导人不同意,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壮着胆子,于2007年的10月1日以我个人的名义给省长罗清泉写了关于柳山湖农民真实生活处境的一封信。在这封信里反映了农民生存的艰难困苦,也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移民们的多次群体上访,也都是事出有因的。罗省长在百忙之中很快就阅批了我的信件。并于10月8日指派由省政府副秘书长牵头的7人调查小组(包括省移民局等)他们通过三天的调查走访,核实了我信上所反映的诸多问题。我对调查组的同志说:老百姓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如此的恶劣,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要讲良心,要为百姓办实事……
      调查组回汉后不久,3009万元的移民危房改造款,很快就下拨了,这是我信中提出的数目,一分也没少。这笔款项收到后,我想应该专款专用。那么,首当其充的应该是危房改造,其次是发展生产的需要,再就是学校呀,老人的安置呀,农村的环境呀等等。在测定危房改造的补偿方面,我把政策交给农民,进行了“七轮的公示”最后,2850户村民户户签字,这样大家互相监督,比较公平合理地把危房改造的资金安排了。当时是采取政府给一点,银行贷一点,农户出一点的办法,使家家户户都摆脱了危房的困境。
      移民们的危房问题解决了。这就是先安了身,然后就是再安心。心安定了后,再谈发展生产,他们就有干劲啦!于是改水、改田、改环境村民们都有很高的积极性。接着就是修学校,卫生院、敬老院等。这些年来,不断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和生产条件。也不断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心顺了,气顺了,人也顺了。生产也发展了,面貌也改观了,柳山湖的村民们再也不上访了。我认为柳山湖的移民们始终是拥护共产党的,是支持政府工作的。他们从山青水秀的地方举家搬迁到柳山湖来,是识大体,顾大局的。这值得我们敬佩。如今的柳山湖已不是过去的柳山湖了,他已经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示范点。我期待着在新一轮的乡村振兴战略中,柳山湖镇将朝着现代化的生态田园乡村的目标,再创佳绩。  
      柳山湖镇人大主任梅云洲回忆:
      我叫梅云洲,今年55岁,柳山湖镇团山村人,1990年至1998年,先后在我们团山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党支部 书记,1997年至1999年兼任柳山湖镇党委委员;1999年至2010年先后担任柳山湖镇党委宣传委员、副镇长,镇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处主任;2011年至2018年在县“三区”办任副主任。回顾我的大半生都和移民工作分不开,现在又回柳山湖移民镇了。
      我们家是1967年从库区原石坑公社新民大队搬到柳山湖的,我那个时候只有两岁多,听父辈讲,搬家时没有公路,不通车,用船把我们送到河对岸,家具、衣服、杂物等东西都靠人肩挑背驮,到柳山湖团山移民点后,住进了又矮又潮湿的移民房里,当时移民干部安慰说这是临时住房,等几年再做新房,这一住就是几十年。
      当时,柳山湖共迁入移民2007户,9078人,来自陆水库区的原石坑、大梅、荆泉3个公社,20个大队,132个小队。听父辈讲,柳山湖与我们老家比确实差得远,柳山湖当时是个荒湖,而我们老家山青水秀,渔米之乡,自然条件、生产生活条件都很好,当时移民虽身在柳山,但心一直惦记着老家。无奈老家已被水库淹没,再也回不去了。
      直到八十年代初,移民到柳山湖一晃20年过去了,移民住的老式房政府一直冇过问,更不谈建新房的事,于是全湖6个移民村的正副书记联名写信,写材料向有关部门反映实际情况,但上面不重视,问题没有解决。1981年移民动静大了,回到库区自己原住地的山上砍竹砍树,6个村大约有几千人聚在陆水湖周边山上,县里、乡里(柳山湖当时为乡)派了好多干部去做工作,说砍树是破坏山林,当时公安局关了几个,其他群众通过做疏导工作,使事态慢慢平息了。影响最大的一次是2006年9月移民组织了29人上北京,在白布上写“冤”字,向国旗下跪,当时听说有美国之音的记者在场,那次影响真是大,惊动了中央,后来,北京向省里打电话,省里向市里打电话,要市里派车派人去北京把上访的人接回来;还有严重的一次是2006年11月28日,当时市里开党代会,几个村好多人隔夜(即27日晚)串联、约好第二天都座车去市里集体上访,为制止上访,镇干部都有包保任务,我包保的是我们团山村,那天团山村的村民也上车要去,我拦在车前说你们今天要去就从我身上压过去,那次,除了我们团山村没人去,其他5个村都租车去市里了,把市政府办公楼玻璃砸了,把市公安局副局长肖传家脸也抓伤了,赤壁市委请示咸宁市委在外地还调来了警力,把闹事的抓了,其他用警力驱散了。移民为什么冒着风险去上访,主要是移民的诉求无人理睬,移民的日子太苦了。柳山湖自移民后,从打草开荒造田开始,生产发展起步晚,移民家庭经济底子薄,特别是住房条件差,无力进行改造,60%的移民住房仍是60年代中、后期建造的兵营式房屋,大部分千疮百孔。2004年开始,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出台,移民得到实惠,广大移民渴望改善住房条件,心情十分迫切。
      2006年市里派市委常委分管农业和移民工作的副市长马西民到柳山湖住点,马市长将柳山移民的实际困难和合理诉求整理了一个材料,上呈省长罗清泉,得到了罗省长高度重视,不久带着省直有关的14个部门到柳山湖视察调研,发现好多移民房由于长期潮湿,墙上长满藓苔,而且,人畜共居现状很普遍,这样的房子不改造不行,2007年开春,就启动了危房改造项目。2008年赤壁市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同年10月29日和翌年11月28日,在省委罗清泉书记的陪同下,中纪委贺国强书记两次视察柳山湖镇。贺书记在第一次视察腊里山村时,走访一户叫陈光荣的困难户,谁料他冷不防将一封信递给了贺书记,当时把在场陪同的干部吓得一身冷汗,市里、镇里的干部不知道陈光荣在信里写了什么?如坐针毡要我去负责把那封信的内容搞清楚,第二天省里来电话说,那是一封感谢信,大家才放下心来。后来我问陈光荣为什么写信,他说我建了新房,要感谢党。
      2007年后,省、咸宁市和赤壁市各级领导把落实中央惠民政策与解决柳山湖镇移民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出柳山湖镇移民要以危房改造为突破口,建设新农村。并提出移民危房改造要实行国家帮扶与移民自力更生相结合,同时,规定凡2006年12月31日户籍在柳山湖镇仍住危房的,由政府给每 户补助建房款1.6万元。已改建住房的,每户补助4000元。2007年冬全镇开始危房改造。2008年贺国强书记到柳山湖镇视察后,全镇移民危房改造更是热火朝天,至2009年春,有2667户建起新房。短短两年多时间,全镇新盖住房约40多万平方米,户平约140平方米,相当于危改前人平住房面积的4倍。新盖移民房为清一色的二至三层楼房,宽敞明亮。新建住房都建了水冲式厕所,装了浴霸和淋浴。
      为改善柳山湖的生产条件,2008年根据贺国强书记指示,水利部和国务院三峡办共支持柳山湖项目建设资金6000多万元,省委、省政府组织省直部门对口支持项目建设,共落实帮扶资金5000多万元。咸宁市直和赤壁市直单位对口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柳山湖镇按照“项目捆绑、资金整合”的要求,投入建设20多个项目,使生生产条件开始改善。用3年时间对全湖5大干渠进行修复,清淤护砌,土地进行了整治,可以说湖区面目一新,“田更方、路更直,渠更深,水更畅”。2009年,赤壁市实施血防“整县推进、综合治理”,柳山湖控制了血吸虫病流行,钉螺面积较2006年下降了87%,全镇6个村全部为血吸虫病疫区三类以下村。腊里山泵站是移民的“吃饭站”,2010年改造后功效提高了20%,确保全湖旱涝保收。农业灌溉、植保、脱粒、运输等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
      随着柳山湖镇移民村建设整体推进,干群关系变得融洽了,群众安居乐业,感谢党和政府。2008年12月,省委罗书记到柳山湖调研,快到宝塔山村时,看见前方有两个人举着牌子站在路边,随行人员想:“难道又来了上访户堵车子?”走到近前才看清牌子的内容:“柳山湖人民感谢党。”原来是村民老上访户自发迎接省委领导。这个村的谭金火,曾作为全镇移民上访代表,去省信访局38次、去北京1次,每次3-5人,上访的先后花了上访户集资款5~6万元。2009年,谭金火承包了20亩田,购买了一台农用车跑运输,儿子在外打工,全家每年收入7~8万元。他说:“人心要满钵(知足),如今水治理好了,血吸虫也治理了,政府又帮我们盖了新房,种田有补助,还有移民后扶补助,再不会上访了,只想发展生产。”柳山湖村老上访户魏某某,2010年乔迁新房,春节自拟对联贴在大门口:“党政惠民恩情深重,国策富民旧貌换新——感谢党恩。”至今,全镇未发生越级上访,重复上访和进省赴京上访。柳山湖的干部形象地说“气窝子”变成了“笑窝子”。
      柳山湖镇宝塔山村党支部副书记谭金火回忆:
      我叫谭金火,今年56岁,现任宝塔山村党支部副书记。
      柳山湖镇是一个移民小镇。今天我就把这个移民小镇的经过,从头到尾细说给大家听一听,自1967年到2019年,已有52年的历史。自从我记事以来,1977年,初中毕业,当年,我才14岁。我听父亲讲当初移民到这里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汪洋,芦苇丛生,遍地钉螺密布,不能下水,下水就要得血吸虫,高出的地种一些庄稼,看到这样的情况,老一辈人们都不安心。在这个地方生存,还把这个地方叫一个三子的地方:水窝子、虫窝子、穷窝子。经过县委讨论,用东方红大型机械统一耕种,修了几条大渠、小渠,再让柳山湖的老百姓种上水稻,高坡处的种上棉花,通过几年的垦荒,柳山湖已有一个好一点的面貌。如果说天下起大雨来,水稻就淹没了,可惜是能种不能收,或有种无收,都是渠道小了,排涝设备跟不上造成的。我记得到了每年的十月底,男劳动力全部到堤上挑堤,一挑就是三个多月,而且连饭都吃不饱。你们说,柳山湖的老百姓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辛苦了一辈子,到了死的时候,都是一个病,晚血病送终。
      我清楚地记得,1984年下半年土地分到各家各户,柳山湖的老百姓埋头苦干,到了年终,公粮和“三提五统”一交,什么都落不到手,还是不如我们的老家。我们的老家是一个山青水秀、鱼米之乡的好地方,山上的楠竹、树木,不要播种,不要下肥,不要打药,就能收入几千、上万元的收入。可柳山湖呢?每年只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哪里谈得上小康水平,所以这一来,就有人到县政府上访,多次到政府说理,政府就施加压力,结果我们村上访的同志就到北京上访,上访的结果就是,带头的汪庆德、陈太春、陈太国、陈太和被公安机关拘禁。政府就给柳山湖每个村修了一个水塔,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每人补了一百元钱,分三年付清,这样一来,老实的百姓就这样平息了,只好在这个鬼地方埋头苦干,只能在这个兵营式的又矮、又窄、又阴暗、又潮湿的房子里生存,到了1996年至1998年,内涝、外洪,连续几年的洪水,没有收入。到了2004年底,以洪运周、谭国太、汤宗祥、徐昌瑞、谭金火等5人,多次上访到赤壁市、咸宁市,到湖北省信访局。2006年9月,又相约29人到北京,这次上访的结果,惊动党中央,派领导到柳山湖镇来视察,视察后,柳山湖镇开始搞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每家每户补钱做房子,房子做了之后,把各个村原来的烂泥塘、臭泥坑变成了现在的公园、花园,美化、亮化、绿化、道路硬化之后,再来黑化,从村庄整治到美丽乡村,田间大小渠道全部硬化,田间道路都硬化了,从此,柳山湖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省委书记罗清泉先后来视察了几次,更值得骄傲的是中央首长贺国强同志都来视察了几次,老百姓再种田、种地,有效益、有收入,在这里,柳山湖的老百姓作了一个顺口溜:
各级领导视察完,
特向柳山下拨款。
户户铲除土砖屋,
家家都做新楼房。
感谢首长贺国强,
柳山人民永不忘。
      这样的变化都是来自各级政府,各位领导,特别是这几年,市委市政府,派了刘训林同志、饶军同志、陈水波同志、鲁锋同志,他们这几位领导,为柳山湖镇的老百姓吃了很多苦,做了很多事,柳山湖的老百姓真心地感谢这几位领导。这几年,政府引导老百姓走科学致富路,葡萄园、瓜果蔬菜、小龙虾养殖,每家每户都是大几万元的收入,还有惠农政策,老年人有低保、有养老金,还有每年发移民款600元,连发20年。从此,老百姓日子好过了,房子做好了,还有很多移民在市区内买了商品房,柳山湖的老百姓,已算是达到了小康水平。
      从三子(水窝子、虫窝子、穷窝子)的地方,到现在的三镇地方,现在柳山湖是改革开放的和谐镇,危房改造的亮点镇,农业是稳产高产,旱涝保收的示范镇。现在柳山湖镇面貌一新人心稳定,父老乡亲发自内心感谢党恩。
      五、领导关怀,团结奋进——柳山湖镇发生新的变迁(2008—2019)
      历史链接:
      2008年,赤壁市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同年10月29日、翌年11月28日,贺国强同志先后两次视察柳山湖镇。
      2010年4月1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到柳山湖镇视察。
      2008年10月18日,中纪委副书记张惠新考察腊里山村新农村建设。
      2008年1月8日,省委书记罗清泉率领省直17家部门负责人到柳山湖镇调研。
      2008年10月29日,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卢纯考察柳山村移民危房。
      2008年4月17日,中共咸宁市委主要领导两次率领市直17家部门到柳山湖镇现场办公,研究移民工作。
      2008年3月17日,中共赤壁市委在柳山湖镇主持召开市直15家部门负责人会议,研究解决移民生产生活问题。
      2011年,省委书记李鸿忠到柳山湖镇调研,并指示要把柳山湖镇建设成全省科学发展示范镇。
      2013年,赤壁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柳山湖镇的发展作为市级战略。”领导的关怀激励了广大移民奋发图强建设新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谈到柳山湖党委、政府10年来如何落实各级领导的指示,展望未来的宏远规划,柳山湖镇党委书记鲁峰娓娓而谈:
      (一)柳山湖的变化
      1、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更加清晰、更加兴旺。
      柳山镇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农民收入迅速增加。2018年制定了《柳山湖镇(2018-2030)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140亩稻虾共作、4000亩水生蔬菜、1000亩水果采摘、1000亩特种养殖等特色产业,进行五大干渠改造、村村通公路、土地平整全覆盖、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日前已完工。省供销社参股引进宇汇供销水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建设小龙虾产业园,形成小龙虾交易、加工、冷链物流一体化全产业链。打造金柳公司田园综合体,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大力发展葡萄、琵琶、油桃、丰水梨等采摘体验区改变了过去“望天种田望天收、干一年盼一年、年年种田不存钱”的传统农业生产格局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8059元,增至2018年14882元,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全镇142户50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于2017年全部脱贫,到2019年无一返贫户发生。
      2、村容村貌美化,人居环境更加美丽、更加和谐。
      2019年,柳山湖镇6个村全部纳入省移民美丽家园示范点,分批实施美丽乡村提档升级计划。省移民局列支100万元,配备垃圾桶2300余个、垃圾转运车3台、洒水车2台,设立了垃圾分类箱,鼓励老百姓将垃圾分类投放,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实现垃圾处理不过夜自来水厂进行了万人千吨改造,由国有集团公司水务集团全面接管,保证自来水水质水压,惠及柳山湖、赤壁镇、沧湖、黄盖湖4地5万人;加快建设镇污水处理厂,柳山湖镇6个村均建立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厕所革命”、精准灭荒、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饮水巩固提升五项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推进。在市文体局和市移民局的支持下,为各村配齐了文体健身器材,连续举办了5届新农民文化艺术节,全部节目均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各村的百姓舞台也正在建设。
      3、民生问题解决,老百姓生活更加幸福、更加满意。
以往移民群众怨气大,希望通过到北京、省、市上访引起领导关注,解决困难。近年来,对群众反映在产业发展中高低压的架线、美丽乡村配套污水管网的建设、基层医改中群众刷卡报销起点过高、低保户住院报销等突出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建设了移民服务大厅和移民历史文化陈列馆。实行“书记陪访”制度,群众反映问题首先找村书记,村里能解决的,立马解决;解决不了的,由村书记找镇书记,镇里协助解决;镇里解决不了的,由书记、镇长自已到市里寻求解决,群众在家等候,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改善,让老百姓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
      (二)产生变化的原因
      1、得益于各级领导的关心。柳山湖镇作为省级仅有两个移民建制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领导关心分不开作为贺国强书记科学发展观联系点,先后两次到柳山湖实地走访调研,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视察柳山湖建设情况。原省委书记罗清泉先后4次,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鸿鸡忠先后3次深入柳山湖镇调研,中央、省委及各级其它领导也先后组织专班,到柳山实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2019年,省政协副主席马旭明,咸宁市委书记丁小强、市长王远鹤等领导多次到柳山湖镇实地调研。市委书记盛文军、市长董方平多次直接到柳山湖镇村组,及时解决了老百姓产业发展问题
      2、得益于各级部门的贴心。柳山湖镇以前之所以是穷窝子,归根到底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和产业发展不够,因此,各级部门对柳山镇基础设施建设和调整产业结构一直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近年来,省水利、发改、国土、交通等部门多次主动对接,定规划、给项目、拨资金,目前五大干渠改造、村村通公路、土地平整全覆盖、危房改造等项目已全部完工;省水利和湖泊厅下属原省移民局作为柳山湖镇的“娘家”重民业,近年来,支持柳山湖镇移民产业发展项目资金2000万、田园小镇项目资金500万、每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项目200万左右,2018年,支持美丽家园项目资金600万元;2019年,省直机关单位通过项目资金支持柳山湖镇沿线环境综合治理,解决稻虾产业急需的生产用水用电用路等一批重点难点问题。2014年以来,省、咸宁市、赤壁市将柳山湖镇列为四化同步试点乡镇,几年来累计整合2亿多元投入建设美丽乡村。
       3、得益于党员干部的决心。柳山的发展,离不开一支战斗力强、作风硬的镇村干部队伍。2018年,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举,选优配强了村“两委”班子,改变了以往软弱涣散村轮流坐庄现象,打造了一支年轻、担当、纯洁、高学历高素质的村“两委”班子队伍。目前,柳山湖镇村主职平均年龄41岁,其中80后女书记2名,高中以上学历占比83%。近年来各村采取“党小组+村庄理事会+村民”的村民议事协商共治机制,发挥村规民约在村级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着重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作用,全力打造柳山湖镇“一村一品”。腊里山村通过抓党建弘扬红色文化促村级自治、文明创建。宝塔山村通过建设党员群众宣讲室,凝神聚力团结班子带好队伍,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团山村采取高标准建立医务室,创新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功能布局,着力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引入电商平台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柳山村采用抓好稻虾共作基本建设,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经验。易家堤村以建设移民陈列馆和葡萄产业为主题,打造农旅结合的特色村湾。吴家门村围绕琵琶、葡萄、火龙果、油桃等水果产业,打造水果釆摘乐园,充分发挥党组织统领作用。
      4、得益于干部群众的齐心。现在的柳山湖,干部情绪理顺了,群众怨气化解了,干群对立消除了,群众安居乐业,再也不上访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也得到移民的认可和称赞。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全民参与消除不良农村风气,转变陈规陋俗习惯,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承诺书,引导亲属、朋友、群众移旧俗、除陋习,各村制定村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随礼一律按统一标准执行,依托镇村文明实践场所,为村民免费举办红白理事,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柳山湖镇将坚持以绿色、生态发展为导向,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为总纲,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四化同步”发展为核心,进一步加强美丽宜居柳山湖建设。
   赤壁市史志研究中心
 执笔:袁水平
   2019年11月8日
                                                                                                                                                                                                                                                                                                                
                                                                                                                                                                                                                                                                                                                           
                                                                                                                                                                                                                                                                                                                    

版权所有:赤壁市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赤壁网      鄂ICP备13000483号-1

单位地址:赤壁市赤马港砂子岭路东侧      电话:0715-5352097      电子信箱:cbsizhi@yahoo.com.cn      邮编:437300